網站首頁 高層關注 媒體聚疫 疫情播報 科技攻疫 專家論疫 管理進步 懸壺濟世 醫療藥品 中醫治疫 防疫科普 照謠鏡 警示錄 依法戰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戰疫 吉林大地 長春行動 長春新區
                                                                                戰疫文化 談古論今 戰疫論壇 疫后重啟 面向未來 世衛觀疫 環球戰疫 面向世界 海外發聲 社科戰線 戰疫英雄 戰疫日記 疫冷情暖
                                                                                疫情與節約 疫情與浪費 疫情與效率
                                                                                戰疫圖片 影音動漫 網站薈萃
                                                                                 
                                                                                您的位置: 首頁 > 面向世界 > 中國聲音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國答卷
                                                                                ——黨領導人民三年抗疫的偉大實踐和啟示
                                                                                加入時間:2023-02-1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趙昌文、江宇、董丹丹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國答卷(人民要論)
                                                                                ——黨領導人民三年抗疫的偉大實踐和啟示
                                                                                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

                                                                                  新冠疫情是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也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給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甚至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新發突發傳染病對每個國家、每個社會都是一場大考。中國人口規模巨大,城市人口密度普遍偏高,人員流動頻繁,廣大農村和相當一部分中小城鎮的居住和衛生條件還有短板,人均醫護人員、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和重癥救治資源數量均遠低于發達國家,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的困難更多更大。2020年是黨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2021年是建黨一百周年,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這些大事要事決定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能有任何閃失,必須統籌兼顧、慎終如始。與此同時,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疊加,國際上一些勢力在掀起反全球化逆流的同時,將疫情防控政治化、工具化,對中國施加壓力,試圖干擾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
                                                                                  
                                                                                  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黨領導人民三年抗疫的偉大實踐,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力量,充分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自覺擔當。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實事求是、因時因勢調整優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措施。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黨領導人民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不斷深化對疫情防控的規律性認識,因時因勢動態調整優化防控措施,先后印發十版防控方案和診療方案,適時出臺二十條和新十條優化措施,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從2019年底到2020年上半年,及時發現疫情,以科學、堅毅、果敢的行動打贏武漢保衛戰和湖北保衛戰,第一時間作出武漢“封城”的重大決策,阻擊病毒傳播,穩住了全國疫情防控大局,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生命健康損失;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情,第一時間確定病原體,第一時間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時間公布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為國際社會疫情防控、疫苗和檢測試劑研發提供了科學依據。從2020年上半年到2022年底,實行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采取嚴格措施確保疫情全面有效防控,同時迅速研發治療藥物和疫苗,在短時間內推進全球最大規模的免費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在長達兩年多時間里將感染率和死亡率保持在世界最低區間,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呈現“風景這邊獨好”的局面;2022年12月以來,根據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減弱、疫苗接種普及、防控經驗積累等新形勢,因時因勢優化防控措施,將新冠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進一步降低疫情防控對人們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同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最大程度穩住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宏觀、微觀、結構、科技、改革開放、區域、社會等各項政策靠前發力、主動作為,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尋求最優增長路徑,走出了一條精準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道路。
                                                                                  
                                                                                  疫情防控成效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最大程度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疫情防控從來都是在各種約束條件下的動態選擇過程。實踐證明,疫情防控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基于理性、科學、責任作出實事求是的正確選擇。從世界范圍看,中國防疫的綜合社會成本更低、防控效果更好,實現了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最大限度維護經濟社會正常發展秩序的有機統一。中國在不同階段的創造性防控策略,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防控成效。同時,中國最大限度減小疫情對各類人群的生命健康損失。對老年人、特殊病慢性病患者、低收入人群等均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2020年和2021年兩年中,全世界與新冠疫情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全部死亡人數高達近1500萬人。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疫情防控成效相當于避免了幾百萬人的生命損失,為人類戰勝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
                                                                                  
                                                                                  保持經濟穩中求進發展勢頭,鞏固和增強全球經濟主要增長引擎地位。疫情使原本脆弱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中國在疫情蔓延的壓力下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保持穩中求進的態勢,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巨大貢獻。2020—202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約為4.5%,遠高于世界同期約1.8%的年均增長率,也遠高于美國、歐盟、日本等的年均增長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的比重持續上升,2021年達到18.5%。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2013—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七國集團(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由于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完整配套的產業體系、高水平人力資本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對外資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2021年和2022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同比增長14.9%、6.3%,特別是2022年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32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1%。2020—2022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分別增長1.9%、21.4%和7.7%,其中出口分別增長4%、21.2%和10.5%。
                                                                                  
                                                                                  把疫情防控和補短板、調結構結合起來,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國堅持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把疫情防控融入高質量發展全局統籌推進,利用疫情倒逼機制加快補上經濟社會發展短板。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疫情這道“加試題”進一步證明我國脫貧攻堅成效的分量。黨中央多次圍繞“六穩”“六!、支持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健全和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和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等進行部署安排。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一些經濟社會發展短板正在快速補上,2022年全國ICU病床總數達到21.6萬張,每10萬人ICU床位數量接近15張,比2020年前大幅提高。疫情防控斗爭也提升了各級政府的治理能力,鍛煉了廣大基層組織和干部群眾,密切了干群關系。
                                                                                  
                                                                                  為世界抗疫提供全力支持,為全球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在自身面臨巨大困難的情況下,始終全力支持全球抗疫,累計向153個國家和15個國際組織提供數千億件抗疫物資;與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10多個國際組織共同舉辦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等技術交流活動300余場;向34個國家派出37支抗疫醫療專家組,毫無保留地分享中國抗疫經驗;最早承諾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率先支持疫苗研發知識產權豁免,最早同發展中國家開展疫苗生產合作,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22億劑疫苗,成為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中國在三年時間里保持疫情低水平流行,為全球抗疫和經濟復蘇提供了回旋余地和戰略空間。中國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較強的原始株、德爾塔變異株的廣泛流行,極大減少了重癥和死亡數,也為疫苗藥物的研發應用以及醫療等資源的準備贏得寶貴窗口期。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人類發展指數連續兩年倒退,90%的國家人類發展指數下降。2020年全球陷入貧困的人口數量增加1.2億左右,極端貧困率自1998年以來首次上升。雖然疫情也加大了中國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返貧的壓力,但得益于有效實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措施,脫貧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得到增強,脫貧基礎更加牢固、更可持續。這為全球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增添了信心、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領導人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帶來許多寶貴啟示。
                                                                                  
                                                                                  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中國贏得疫情防控大戰大考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始終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策,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堅持全面辯證地看待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經濟增長最根本的動力是人,人的生存和健康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基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只有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才能既維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又形成更加強大的社會活力和凝聚力。
                                                                                  
                                                                                  堅持底線思維和與時俱進的工作方法。在疫情暴發初期,病毒致病性強、重癥率和死亡率高,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寧可犧牲暫時的經濟增長也要守住不發生規模性疫情的底線。隨著病毒的變化以及認識的深化,必須因時因勢、與時俱進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始終保持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之間的動態平衡。
                                                                                  
                                                                                  堅持胸懷天下和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面對全球性世紀疫情,各國只有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加強防疫措施協調,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才能形成應對疫情的強大合力。中國用實際行動為全球團結抗疫注入源源不斷的信心,為攜手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在三年多的抗疫實踐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如期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人民日報》(2023年02月16日09版)
                                                                                  
                                                                                  

                                                                                 

                                                                                信息、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實時疫情  
                                                                                10月全國內地報告法定傳染病935171例
                                                                                山東省報告9月份法定傳染病25種48681例
                                                                                臺南市13日新增本地登革熱確診病例98例
                                                                                臺南市11日新增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157例
                                                                                10月 中國內地新冠疫情下載重癥病例209例
                                                                                中疾控發布10月全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情況
                                                                                 
                                                                                科技攻疫  
                                                                                打造對付超級細菌的武器庫
                                                                                我國數學家為復雜疾病研究提供新思路
                                                                                納米藥針:集針灸和藥物功效于一身
                                                                                國藥管局批準更新版輝瑞、莫德納新冠疫苗
                                                                                新抗真菌分子對多種感染有效
                                                                                移動疫苗打印機問世
                                                                                 
                                                                                專家論疫  
                                                                                起病急傳染快,腺病毒來勢洶洶:當心合并其他感染
                                                                                專家:肺炎支原體感染呈低齡化趨勢
                                                                                專家:孩子出現塑型支氣管炎等情況需做肺灌洗
                                                                                專家:絕大多數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都是輕癥
                                                                                新冠疫情之后呼吸道傳染病更多了?專家回應
                                                                                鐘南山:預測近期會有一波小的新冠感染高峰
                                                                                 
                                                                                管理進步  
                                                                                推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落地見效
                                                                                科學研判,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嚴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檢測的準確性
                                                                                北京嚴格校園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寶,可查詢外省市核酸檢測結果并上傳
                                                                                歷史核酸記錄不顯示了!康復者求職歧視迎來轉機
                                                                                關于我們 征稿征集
                                                                                免責聲明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5 節約網 版權所有
                                                                                通用網址:資源節約  節約網  中國節約網  中華節約網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注冊商標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中宣部表彰全國節約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業服務平臺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長春市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  吉林省科技進步獎  2021年全民科學素質建設資助扶持重點項目
                                                                                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  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網站   吉ICP備05008513號-23
                                                                                 
                                                                                日本道DVD中文字幕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