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高層關注 媒體聚疫 疫情播報 科技攻疫 專家論疫 管理進步 懸壺濟世 醫療藥品 中醫治疫 防疫科普 照謠鏡 警示錄 依法戰疫 宅家御疫 宅外避疫 各地戰疫 吉林大地 長春行動 長春新區
                                                                                戰疫文化 談古論今 戰疫論壇 疫后重啟 面向未來 世衛觀疫 環球戰疫 面向世界 海外發聲 社科戰線 戰疫英雄 戰疫日記 疫冷情暖
                                                                                疫情與節約 疫情與浪費 疫情與效率
                                                                                戰疫圖片 影音動漫 網站薈萃
                                                                                 
                                                                                您的位置: 首頁 > 社科戰線 > 對策建議
                                                                                專訪呂德文:“清零”或“放開”,關鍵要有序
                                                                                加入時間:2022-12-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韋香惠
                                                                                 
                                                                                  “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清零’或‘放開’,最優解其實是‘有序’(采取封控措施或放開)!苯,社會學者呂德文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
                                                                                  
                                                                                  呂德文是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過去三年,他針對基層防疫工作開展了大量調研。
                                                                                  
                                                                                  回顧近三年來的新冠疫情防控過程,中國防疫政策一直在不斷優化和調整當中。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布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條措施以來,在官方要求進一步提升防控科學性、精準性這一前提下,如何減少對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不僅對政策制定,也對執行層面提出了考驗。
                                                                                  
                                                                                  圖為重慶南岸區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城市“煙火氣”漸歸。陳超攝
                                                                                  
                                                                                  針對個別地方出現的層層加碼行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專家表示,目前群眾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3個方面:一是一些地方采取的防控措施不精準,對群眾的生產生活影響比較大,且與國家政策不符;二是個別基層工作人員工作方法單一、態度生硬、缺乏耐心,與群眾溝通不暢;三是少數地方涉疫信息發布不及時、不充分。
                                                                                  
                                                                                  對于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呂德文認為這與基層工作面臨的現實困境有關!皬奈覀冏龌鶎友芯康慕嵌葋砜,基層工作主觀上沒有‘層層加碼’的意圖!彼岬,二十條措施對基層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給到的資源支持仍然有限。
                                                                                  
                                                                                  呂德文表示,一方面,在沒有足夠資源開展精細化流調,進行環境評估工作的情況下,基層只能通過采取一些剛性的防控措施做到快速控制疫情擴散。另一方面,在很多情況下,基層搞“一刀切”和“層層加碼”,考慮的并不是防疫效果如何,而是要向上級進行合規性證明。
                                                                                  
                                                                                  然而,呂德文亦提醒,隨著病毒傳播特點的變化帶來封控時間的延長,人民群眾積攢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對剛性政策的接受程度越來越低。對此,他建議,應當自上而下,重新評估如何對待基層防疫工作:
                                                                                  
                                                                                  一是要給基層減負。他指出,在很多地方,大數據不僅沒有給基層賦能,反而是增加了基層負擔。比如,各地流調主要還是依靠社區在做,而多數城市秉持“有棗沒棗先打一竿”的做法,對所有外來人員都重復打電話。
                                                                                  
                                                                                  二是要給基層減責。一地出了疫情,基層往往就要被問責,這樣對基層施壓不盡合理。
                                                                                  
                                                                                  三是要給基層創造條件。迄今為止,全國各地的健康碼還未統一,這也給群眾和基層工作造成了不少困擾。
                                                                                  
                                                                                  圖為廣州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普通門、急診就診人員憑健康碼綠碼通行陳驥旻攝
                                                                                  
                                                                                  “‘清零’只是一個目標,但工作手段還是‘動態’,即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要選擇不同的手段!眳蔚挛谋硎,過去三年動態清零的效果差異取決于城鄉、區域、人群等多種客觀條件,因此在政策科學上,要切忌防控政策的大幅度波動,避免令基層無所適從。
                                                                                  
                                                                                  疫情防控如何真正實現“有序”?呂德文表示,從政策層面上看,“有序”的前提是讓基層有準備,讓社會有充分而確定的預期。這既包括明確基層需要哪些物力和人力;在管理措施上,需要明確校園、工廠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重點行業人員和其他社會面人員是否應有所差別。更關鍵的是,要有充分的社會教育,向民眾提供科學合理的行為指南。
                                                                                  
                                                                                  “動態清零不是‘絕對清零’,而是要處在可控的情況下。一開始,大家覺得有幾例是動態清零,F在可能一個城市有幾百例也是‘動態’,或許哪天每天有一萬例大家也認為屬于‘動態’。關鍵是社會的適應度,政策的選擇跟社會的接受度是有關系的!眳蔚挛恼f。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信息、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實時疫情  
                                                                                10月全國內地報告法定傳染病935171例
                                                                                山東省報告9月份法定傳染病25種48681例
                                                                                臺南市13日新增本地登革熱確診病例98例
                                                                                臺南市11日新增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157例
                                                                                10月 中國內地新冠疫情下載重癥病例209例
                                                                                中疾控發布10月全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情況
                                                                                 
                                                                                科技攻疫  
                                                                                打造對付超級細菌的武器庫
                                                                                我國數學家為復雜疾病研究提供新思路
                                                                                納米藥針:集針灸和藥物功效于一身
                                                                                國藥管局批準更新版輝瑞、莫德納新冠疫苗
                                                                                新抗真菌分子對多種感染有效
                                                                                移動疫苗打印機問世
                                                                                 
                                                                                專家論疫  
                                                                                起病急傳染快,腺病毒來勢洶洶:當心合并其他感染
                                                                                專家:肺炎支原體感染呈低齡化趨勢
                                                                                專家:孩子出現塑型支氣管炎等情況需做肺灌洗
                                                                                專家:絕大多數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都是輕癥
                                                                                新冠疫情之后呼吸道傳染病更多了?專家回應
                                                                                鐘南山:預測近期會有一波小的新冠感染高峰
                                                                                 
                                                                                管理進步  
                                                                                推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落地見效
                                                                                科學研判,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新疆:嚴禁流于形式 5方面提升核酸檢測的準確性
                                                                                北京嚴格校園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
                                                                                北京健康寶,可查詢外省市核酸檢測結果并上傳
                                                                                歷史核酸記錄不顯示了!康復者求職歧視迎來轉機
                                                                                關于我們 征稿征集
                                                                                免責聲明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5 節約網 版權所有
                                                                                通用網址:資源節約  節約網  中國節約網  中華節約網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注冊商標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中宣部表彰全國節約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業服務平臺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長春市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  吉林省科技進步獎  2021年全民科學素質建設資助扶持重點項目
                                                                                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  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網站   吉ICP備05008513號-23
                                                                                 
                                                                                日本道DVD中文字幕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