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朝陽區永昌街道出現新鮮事:
核酸亭改造成了慈善街角驛站,居民家門口就可以參與慈善活動
周末去家門口的慈善一條街走走轉轉,曾經的核酸檢測亭已經穿上了量身定做的“新衣”,變身“慈善街角驛站”,打開手機掃描驛站上張貼的二維碼,就能為慈善項目捐款……最近,長春市朝陽區永昌街道的居民發現了一件新鮮事,核酸亭改造成了慈善街角驛站,慈善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了。
2022年8月,永昌街道成立社區慈善基金,旨在精準定位慈善資源、健全五社聯動機制、實施普惠民生項目、提高民生福祉。幾個月來,永昌街道在各級民政部門、長春市慈善總會的指導下,有序開展慈善基金事業。在永昌街道,“人人支持慈善,人人參與慈善”這一美好愿景正逐漸成為現實。
在義和路上打造全長550多米的“慈善一條街”,將原有的核酸檢測亭打造成用于開展多項活動的“慈善街角驛站”,沿街設置慈善標識、慈善宣傳展示板、慈善項目發布板、慈善故事、慈善宣傳標語;在小區內,著力創建“慈善單元”、“慈善樓棟”,使“幸!迸c“慈善”融合,將“慈善倡導、公益服務、暖心故事”等居民喜聞樂見的內容張貼在樓棟中……多樣化宣傳營造著居民參與慈善的濃厚氛圍,讓慈善走進百姓生活。
“這樣的慈善環境太棒了!愛心不分大小,都能匯聚起來,為社區出一份力!陛爡^居民陳大姐告訴記者,最近街道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義賣活動,組織社工、志愿者分小區、分街路義賣,義賣物品涵蓋多樣生活日常用品、書籍書畫、二手閑置物品等,義賣所得款項全部進入社區慈善基金賬戶中。走訪中記者了解到,街道還依托“慈善街角驛站”,將街道機關干部、社區愛心居民捐贈的物資放置在驛站中,居民根據自身需求免費選取商品,按照意愿捐贈社區慈善基金,愛心居民也可以隨時捐贈物資,形成良性循環。
義和社區設立的“漂流書屋”更讓居民耳目一新,愛心企業捐贈和愛心居民家中閑置的書籍被放置在公共漂流書屋中,居民可免費選取書籍,捐贈基金,小小的書屋既滿足了居民的文化需求,也讓慈善融入居民生活日常。
“現在我們孔雀院就像孔雀開屏一樣漂亮!”居民李大爺告訴記者,孔雀院的變美就是社區慈善基金帶來的紅利。去年10月,永昌街道義和社區依托社區慈善基金對孔雀院小區整體環境進行改造。自改造建設后,小區風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臟亂差的樓道變得干凈整潔,墻面設計融入文化元素,從敬老、助殘、文明友愛、保護環境等方面向居民展現文明風貌。
永昌街道社工站站長張爽介紹,一年來,永昌街道充分發揮基金效能,讓社區慈善基金以項目化的形式服務群眾,在四個社區廣泛開展了愛心圓夢類、慈心助老類、康復助殘類和社區治理類四類11項為民服務項目,使社區慈善資源與社區、社工站、社會工作者、社會組織和社會志愿者形成聯動機制。目前,社區慈善基金現已成功服務1241人次,用心用力用情地解決好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